自由 更新日期:"2009/03/08 04:09"

記者洪敏隆/專題報導

台北市中山北路沿路有國際五星級飯店、精品名牌店,很多人卻不知道這條路沿線,承載著許多台灣近代日、美甚至是南洋人民移(殖)民的歷史記憶,從日治時期至今仍保有日本飲食文化色彩的條通商圈、到美軍駐台時期帶進美國飲酒文化的雙城商圈,如今又成專賣東南亞食物的超市,菲律賓人假日禮拜、逛街流連的地方……。

日治時期開闢的中山北路,原本是讓日本人參拜「圓山神社」的主要通道,目前中山北路以東、新生北路以西、南京東路以南、市民大道以北的區域,就是日治時期的行政區「大正町」,區域內有行政官員宿舍,為當時的高級住宅區,住的都是日本官員和台灣名人,民國50年後期,台日貿易頻繁,為了吸引日本商人,區域內俱樂部與日式酒廊林立,逐漸發展成為條通商圈。

條通商圈 日式美食多

中山區正義里長王明明說,日語中的「條通」意指巷弄,是日本人為解鄉愁,特意仿日本古都形制規劃,目前仍保有濃濃的日本街道風格,整個商圈有上百家日式燒肉、日本料理、鋼琴酒吧等等,當地到處可見的日文招牌和日式店面,也讓台北市政府積極規劃打造做為台北的日本街,地方目前也在積極規劃打造「燒烤大街」,再創商機。

雙城街一帶 pub林立

「中山北路攏係一陣奇奇怪怪的查某,say yes my boy」,有首歌詞形容的中山北路,是描述日本人撤台後,駐台美軍將活動觸角從中山北路往北深入雙城街、農安街的情況,因此雙城街附近pub愈開愈多,在這美國「租界」的性產業也日益蓬勃,由於部分軍用物資和官兵福利品會透過這裡流入市場,中山區恆安里長黃志昌說,里內晴光市場因此成為台北市早期販賣舶來品的集散地,經常可以看到大明星的蹤影。

美軍撤台後,當地曾出現許多半黃半白、不會說英語的混血小孩,有些人在度過適應不良的青春期後,逐漸搬離這個地區,唯一不變的是,這裡仍然是Pub林立,到處可見英文看板的招牌,保留美式街道風格的歷史痕跡。

聖多福教堂 外勞群聚

當日本殖民、美國軍隊進駐又離開,殘留的文化氛圍與異國風情猶仍見證著歷史,位於中山北路,曾經是美國大兵洗滌心靈之處的聖多福教堂,隨著台灣開放引進外勞,漸漸的成為菲律賓勞工每逢假日禮拜的場所,周邊也漸漸發展出跟東南亞消費型態有關的超市、餐廳,形成中山北路異國文化新氛圍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wf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